逆隋

第二十四章中流砥柱

在渑池耽搁了半天时间,第二天,在县令徐贵依依不舍的相送下,三艘官船重新启动,一路上,官船甚少在地方停留,多是靠岸补充食物饮水,让一直等待的地方官失望不已。

不过,多数地方官也能获准上船与太子见上一面,留下一点土特产,这个土特产也当真是土特产,太子在洛阳撤了三位送重礼的官员消息传出之后,这些官员都很规矩,不敢送什么大礼。

数天过后,船队行进到了三门峡,三门峡,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在这里,黄河分成三股,水流喘急,这段河道也就是黄河有名的险滩急流所在。

杨勇一行所乘的官船体积庞大,单靠帆和浆是万万驶不上这段河流,离三门峡还有十数里,从当地征聚的纤夫便挽着纤绳,唱着号子,拖着沉重的的官船缓缓向上前行。

太阳下,粗大的纤绳勒在上身**的精壮纤夫肩上,把他们黝黑的皮肤勒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河中,从上游奔腾下来的河水疯狂拍打着官船,岸上,所有纤夫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他们弯着腰,唱着响亮的号子,一步步向前挪动,每走一走,豆大的汗珠就流淌了一地。

尽管杨勇统率过千军万马,不得不说,杨勇还是被这个场面震憾了一把,仅一艘官船需要二百多名纤夫拖动,三艘官船,加起来的纤夫就有七百人,他们赤着脚,踩在粗糙的河滩上,近千人的号子响起,刹时将黄河水奔腾的响声都掩没。

在杨勇前世生活的时代,纤夫已经绝迹,他们的形象只能留在一些文艺影视作品,或者是沦为表演的道具,一首庸俗无比的《纤夫的爱》更是传遍大江南北,可是杨勇此刻亲眼见到这些活生生的纤夫,才知道前世看过的那些描写纤夫的作品是多么苍白无力。

三艘官船,不过载一百多人,需要的纤夫就达七百人,虽然官船笨重,一切以稳定,舒适为主,但看过往的货船,只有官船一半大小,用的人也需要数十人,难怪关中虽然开通了广通渠,去年大旱时,粮食依然难予运达,这不仅是广通渠无水的问题,黄河的运力也限制了航运。

“黄县令,这些民夫一日所得几何?”看着这些辛苦的纤夫,杨勇略带怜悯的道。

三门峡位于陕县境内,对面则是陆县,这个黄县令正是陕县县令黄平,,这些纤夫自然也都是陕县民众。

“陕者,隘也。”这句话就道出了陕县的地理,陕县县境位于崤山山岭环抱之中,前人对此评价“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噤要,”为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固以陕为名,从陕县再过一百余里,便是天下闻名的函谷关。

能够亲自为太子服务,并登船与太子同游,这个黄平黄县令脑袋一直晕晕糊糊的,闻言没有反应过来,连忙回道:“能为殿下拉船,是这些人的荣幸,不要钱,不要钱。”

“胡说八道,这些纤夫如此辛苦,怎么会不要钱,你这个县令不想做了?”杨勇大怒,喝斥道。

“咚。”的一声响,黄平吓得跪了下来,牙齿打颤着解释:“回……回殿下,他们……他们可以抵扣……抵扣徭役。”

一个男丁,除了交纳正常的赋税外,徭役也是一大负担,有时候摇役的负担比赋税更重,前周,一名壮年男丁最重时所服徭役多达四个月,甚至半年之久,这段时间,男丁不但要免费为官府做工,而且连饭也有自己带,许多政府的大型工程,如筑城,修路,修建宫殿,长城,多是犯罪之人加上使用免费的劳力来完成。

服徭役不但辛苦,而且工程赶得急时,许多役丁还会活活累死,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次因为官府徭役过重而弄得国内烽火四起,甚至因此亡国,如今正是新朝盛世,全国的徭役算是处于较低水平,每丁每年也要完成官府四十五天的徭役。

听到可以抵扣徭役,杨勇知道错怪了眼前的知县,对于纤夫来讲,拉纤是他们的工作,虽然辛苦,却是每日要进行之事,若是官府征聚他们修路,或者筑城才是麻烦,最怕的还是要求到外地服役,这样一来一去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甚至有可能倒毙在路上,杨勇修建仁寿宫和洛阳宫都没有使用徭役,不知有多少人烧香拜佛。

“起来吧,看来本宫倒是错怪了你。”

“不敢,不敢,谢太子殿下。”黄平这才起身,双腿还在打颤。

一个管理着数万人口的县令,自己一句话就可以让他吓得跪下,这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权力,这种权力的滋味固然让人沉醉,只是一不小心,这种权力就有可能就给带来巨大的灾难,若是等自己做了皇帝,一举一动不但关乎着无数人的荣辱沉浮,还左右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到时候,自己会不会迷失在权力的**中,成为一个昏君,杨勇暗自警觉起来。

“对了,你刚才还没有回答本宫的问题,这些纤夫,一日所得几何?”

“回殿下,这要看情况,多者十余文,少者五六文,若是遇到下雨不能行船之日,那一文收入皆无。”这次黄平总算听清,没有答错。

“五六文,如此之低,难道他们没有农田吗?”杨勇摇了摇头,如此辛苦的工作,报报酬既然如此低。

“回殿下,陕县多是山地,田少人多,每人不足二亩地,如何能够温饱,这里的纤夫一月最少者也能得一百多文,多者达三百文,比种地化算多了,故年轻力壮者皆愿为纤夫。”黄平解释道。

现在全国不过五千多万人口,又在开国初期均分田地,按理应该不会出现地少人多的情况,当初修建仁寿宫时,虽然朝庭待遇优厚,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做工,一方面固然是百姓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一方面也是因为百姓都有了田地,足够养活自己,朝庭只得采取强制措施才招齐了人员。

黄平见太子似有不信,连忙解释陕县人多地少的原因,陕县多处地方是山区,太平盛世时,平原人口当然远比山区人口多,但战乱一起便相反,平原地区的人不是遭受兵灾便是逃到山区保命,战争结束后,大片平原地区的田地早已荒芜,反倒是山区人口密聚,朝庭就要采取措施吸引山区人口到平原地区耕种,这样朝庭才能有赋税,能得长治久安。

只是若战乱太久,百姓已经在山中生根,这个方法便不灵了,所谓故土难离,只要能生活下去,虽然百姓知道迁到平原地区生活会更好,依然不愿迁移。

陕县更是遇到这种情况,陕县全是山地,又有黄河之险,正是躲避战乱的地方,北方乱了三百年,这些人短的在陕县生活了数代,长的生活了十几代,如今才刚刚太平十数年,至多搬迁到本县平原地区,却不愿出县,自然造成地少人多的局面。

这种情况,朝庭其实已有记载,并将之区分为狭乡,宽乡,所谓狭乡,就是指地少人多之地。而宽乡则是人少地多之地,并不具体指一乡一县,原则上,朝庭鼓励狭乡民众往宽乡迁移。

只是地方官的积极性却不高,因为大隋是按户口划分等级,上郡、中郡、下郡、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达到多少户为上县,多少户为中县,多少户为下县,宽乡的县令自然希望别县的人口能到自己治下,狭乡的县令却明知本县地少人多,也不愿民众出走,因为这要影响自己的政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真界无数天骄,唯有小师妹沙雕
修真界无数天骄,唯有小师妹沙雕
一不小心穿成书中女主的踏脚石师姐怎么办?开局就喜提修为暴跌外加瞎眼师父偏心待遇大礼包的顾夏心情很复杂。让她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弟子令一解,她直接拍拍屁股下山寻找新的靠山。结果一步登天扎进了修真界第一宗。那个原着里据说后期满宗门魔修的太一宗。没想到新的宗门几个师兄各个都是奇葩。温润尔雅的大师兄是个打架时分不清敌我的脸盲。顾夏直接给友军绑上飘带以免误伤。天才剑修的二师兄天天像个二哈一样疯狂拆宗门。顾
北季安凉
男人太多也烦恼,不知该宠哪个好
男人太多也烦恼,不知该宠哪个好
温妤一朝穿成大盛朝无脑草包美丽废物的长公主。得知原主因争风吃醋,不小心失足落水死翘翘后,温妤表示姐妹,路走窄了。盛京城都在传,长公主落水醒来后,一朝醒悟,没那么无脑了。但坏消息是,她疯了!竟然特别乐衷于邀请各式各样的美男子前往公主府,独处于闺房好几个时辰,美男子每每出来皆是衣衫凌乱,面染羞涩。完事连个面首的名分也不给。包括但不限于,当朝宰相,骠骑大将军,新科状元……温妤尔康手别想太多,画个写真
今天我干嘛了
出嫁前搬空渣爹金库
出嫁前搬空渣爹金库
天真无邪的玻璃厂技术员秦楚楚,带着20几个亿的储备物资穿越到大禹朝,被渣爹秦丞相嫁给了死对头韩慕晨,成了晨王妃,还要同他一起被流放到极北苦寒之地,一路上不但艰苦还凶险不断,但憨憨就是有福气,不但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而且还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护卫“王爷,将士们的口粮不够了!”王爷“这事儿你跟王妃说。”护卫“王爷,将士们的冬衣还没做呢!”王爷“不是跟你说了吗,这事儿直接跟王妃说就行了!”护卫“
芊木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
一些悲惨的妾室她们想要活下去,那就必须去争,必须去掠夺,蒋纯惜穿成这些妾室,为了完成任务,所谓的道德情操在她这完全不存在,在她眼里有的只是完成任务,因此就算手段龌龊无耻那又如何呢?人啊!不都嘛是这样,她又不是什么大圣母,就别想当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了。国公府小妾在世子妃眼皮子底下跟世子暗度陈仓,她就是个坏心眼的绿茶精。肃王爷小妾身为皇子的侍妾,宠妾的名头必须要有,争宠花样百出,必要肃王离不开她这
爱吃甏肉的焱妃
替嫁王妃算卦灵,王府整日鸡犬不宁
替嫁王妃算卦灵,王府整日鸡犬不宁
【1V1+替嫁+爽文+王妃捉鬼.王爷竟然成了鬼】一朝穿越就上吊,储拾柒得知,她即将嫁给一个二婚带崽还养小三的老男人。以为是宅斗剧情,谁知拿的是爽文剧本。便宜老公死在战场,她就是王府大老板!?看相,?抓鬼,?数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偶尔跟侧妃打打麻将,调戏那个被困王府的美男鬼,日子那叫一个滋润。听说王府还有几个混世小魔王?多半是闲的,打一顿就好了→_→王府幼稚园了解一下~京城熊孩子们父皇/爹爹,我
粉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