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69章 策问结果,再现历史名臣

然后又列举了白杆兵和戚家军硬抗建奴铁骑并取斩敌数千、朱文正守洪都城,四万大军挡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一百多天以少胜多的战例。

从兵力到战法,再到战术,再到精神层面的剖析,然后给了具体的方法。

诸如政治教育、监督体系、感情因素、心理影响、职业习惯、荣誉感、本能行为、利益,到最后的信仰。

看的崇祯连连点头。

军士不怕死本就是个伪命题,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人不可能不怕死。

唯一的区别是可以用死亡交换什么以及规避什么。

通俗点讲,这取决于朝廷能为军士爆发多少能量。

这篇策问看似缥缈,实则是可行的。

让他想起了后世亮剑中的那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远的不说,近的诸如萨尔浒之战,十一万明军,在武器装备压倒性的优势下,竟然还败给了建奴的六万人。

阵亡四万多人,阵亡通判、守备、把总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

而建奴虽然记载只死了两百人,但据估算至少在两千到四千人之间。

明军与建奴的伤亡比例是十二比一,何等的可笑。

除却统帅、战术、jūn_duì实力不行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士没有视死如归的信念。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提起朱笔将评卷团给的二十八分给划掉,然后写了个三十分,随后又写了一句:此人大才,可堪一用。

写完后,放下笔,很是满意道:“这篇策问可得满分,考生是谁?”

李邦华立刻上前接过策问卷子:“陛下,第三场的兵法和第四场的策问,都是采用麋弥封(糊名誊录制),

在考生分数没有确定之前,任何人都不知道考生信息。”

说着,将卷子放在一边的桌子,取过一把小刀慢慢撕掉封在考生姓名、籍贯上的封条。

“陛下,考生是宜兴县堵胤锡!”

“谁?”

“宜兴县堵胤锡!”

崇祯脸色愣了一下,随后恢复了正常,内心则满是震撼。

他猜了数个人,都没有猜到会是堵胤锡。

“去查一下此人的具体的信息,速度要快!”

崇祯说完,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堵胤锡可是明朝最后一位战略大师,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明王朝在中南的战局,差点让南明翻盘的牛人。

此人牛在哪里呢?

他任湖广巡抚时单枪匹马前往李锦的三十大军中(李自成的侄子),开诚慰谕,讲明忠孝大义,主张联合抗清。

具体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锦带着三十万大军归顺了。

而后堵胤锡以李锦部为主力,在湖南将清军打的连连后退,收复了十余城,军威大震。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他在前线浴血奋战,队友却给他挖坑。

在死之前,遗疏中将明朝诸将忙于内斗,皇帝不思进取骂的狗血淋头。

以他的雄才伟略,换一个时代,一定能成为比孙承宗、张居正还要出名的名臣。

记忆中的堵胤锡现在应该才二十来岁,崇祯十年的进士。

现在才崇祯元年呀,而且他还是以文官带兵的,怎么会提前十年出现,还参加了武科?

等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派去查询的人才回来,将堵胤锡的资料呈给了崇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身怀穿越指南,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因为调戏公主,被女帝打入了天牢,还有三天就要问斩,且看他如何自救,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银蛇郎君
镇北王
镇北王
关宁穿越了,志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坊间传闻,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大康王朝正处于此,盛世动荡,忠臣受迫,乱世将起。推翻盛世,落魄驸马建新朝。
天香瞳
抗日之铁血狂兵
抗日之铁血狂兵
简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特种兵赵志国意外来到抗日战场,凭借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带领部队,屡挫日寇。赵志国率领部队让小鬼子认识到华夏子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浇筑出一座抗战的钢铁长城!
东篱酒吧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帝身上,第一次上朝,御史毛羽健建议裁撤驿递,嗯,不错。可以省钱。晚上,突然想起这裁撤驿递,李自成岂不是要失业?这个扑街御史出的馊主意,王承恩,速去将裁撤驿递的中旨拿回来!!!
骑驴看唱本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