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

298.第298章 过渡

景炎二十三年是大周灾难最多的一年,后世的历史普遍认为大周始亡于此时。

当年,此时的端宗皇帝和他的臣子们并不这样认为,虽然从开春始雨水就比往年的少,但他们觉得去年钦天监就已经有了预测,因此他们并不担心,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端宗皇帝依然翘首盼着城外的汤山行宫快点建造好,今年冬天好搬进去,嗯,夏天的时候也能在山上避暑。

虽然汤山里面最主要的是温汤,但半山腰上还是很凉快的。

如果皇帝知道,因为这一年,他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亡国,这一年他说什么也不会逼着户部拿钱给他建汤山行宫,而是把那些钱拿去加强军备,不对,应该是拿去赈济百姓。

景炎二十三年秋,利州路一带干旱,水稻几乎颗粒无收,小麦的最高产量只有一百二十斤,而最低产量跌破历史,只有十八斤,堪堪收回粮种。

好在有齐修远贡献出来的玉米种子,配合他推广的玉米种植法,最高亩产有六百三十二斤,最低也有二百八十九斤,在小麦水稻如此歉收的情况下可谓是唱了一曲高歌。

但别路州府可没有利州路这么好的运气,临安府一带也干旱起来,但两湖地区却发了水灾,不仅将农田淹没,房屋也被冲垮淹没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南疆一带的苗民也蠢蠢欲动起来,但这一切在朝廷看来都是小范围的灾情,在临安府里,朝廷正在举行宴会,一是庆祝汤山行宫建成,入冬皇帝就能搬进去避寒了。

二是庆祝玉米大丰收,没错,就是玉米大丰收。

朝廷逼着齐修远交出来的那些玉米种子,四分之一上交给了皇帝,皇帝交给了皇庄进行播种,剩下的四分之三被大臣和世家们瓜分了。

经过大家一个冬天的扯皮,种子被瓜分殆尽后就被他们家的佃户精心的种到了地里,依据的是齐修远上交的种植方法,前不久他们刚刚秋收,亩产达到了七百四十八斤,当然,这是最高产量,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年世宗皇帝对玉米的评语是正确的。

这样的高产量,先不论它好不好吃,反正推广来后是肯定饿不死人了,所以听到各地有灾民造反的时候,他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都是一群刁民,都有了这么高产量的东西竟然还造反。

此时他们忘了,玉米种子还不够散布开,而南来的玉米种子全被他们私吞了,没有一粒流出去。

听说利州路也有百姓造反后,大周皇帝大手一挥就让齐修远带兵去平反了。

齐修远收到公文的时候几乎要咬牙切齿起来,将公文拍在桌子上,怒道:“难道就没人劝着要说和吗?”

齐浩然也很生气,该说和的时候那些大臣一个屁都不放,不改说和的时候却巴巴的要和胡人议和。

“大哥,我去查过了,那都是潼川一带的农民,全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攻击县衙的,也没杀人,就是把衙门的粮仓给打开了。”说到这里,齐浩然磨着牙齿道:“听说潼川一带的百姓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但县衙和府衙就是不开粮仓。”

齐修远头疼的扶额,“这事也不能怪潼川的知府,他三天两头的给朝廷上书,朝廷只叫他坚守,却并不松口开仓赈灾,皇上还以为和以往一样是刁民胡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学会当老六
四合院之学会当老六
一朝穿越,满院禽兽,手持止血钳,做个老六,新手写作,若有不妥之处,请多指正,本书不修仙,单女主,争取为大家带来一本好书。本书纯属娱乐,请诸位看官不要过多强调是否遵循原剧,是否严谨,我只是想把我心中的四合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表达出来罢了。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许愿塔的哈哈
人在黄埔毕业,从团长开始崛起
人在黄埔毕业,从团长开始崛起
++(麾下已经两个军,放心入)穿越抗战时期,秦风成为一名晋绥军团长。同时激活签到词条系统。只要每日签到,就能获得词条奖励,词条可以赋予麾下将领和士兵。...当看到这些词条后,秦风懵了,怎么我的这些词条都好像带点副作用?无奈的他只好想办法筛选目标,尽可能让副作用降至最低。...不知不觉中,秦风麾下已经猛将如云!万架战机鹰击长空!大洋舰队纵横四海!重装机械部队啸聚天地!最后,秦风将目光看向了墙上大地
落笔成张
四合院之大城小爱
四合院之大城小爱
++++讲述贺来在四合院的一生,与女主雨水共渡余生,和众大爷斗智斗勇,改写他们价值观念,走上真正的情满四合院
阿萨蒂格岛的道林辰
四合院:情满
四合院:情满
现代人张大壮穿越到上世纪60年代,竟然是众禽的四合院中!还是个路人甲?嘿!算了,没有那个主角命,就别耍那个主角病,来了就安心混日子吧。不过,能改不?应该。。能吧?
真金火不炼
次元入侵现实
次元入侵现实
地球平行位面,灵气复苏,火影、海贼王、死神正在融入地球,翻开网络,刘浩发现只有自己一人熟知剧情,你说,我要不要告诉他们?西游、洪荒剧情正在开启
吴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