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南(三)

东方的天际泛起了一片鱼肚白。←

田星擦了擦帽檐下的露水,然后摘下腰间的酒壶,痛快地喝了几口河中大曲,这才隐隐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六月底的东岸已经非常寒冷了,尤其是在夜间行走的时候,冷风吹起时,那滋味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再加上凌晨时分骤起的薄雾,那刺骨的冷意几乎能浸透到人的骨髓里,让你避无可避。

“这天气可真邪性。”田星看了看渐渐转薄的雾气,悻悻地抱怨了句。他虽是穿二代出身,可谓是嘴里含着金汤匙的“太子党”,但却很少有像白斯文的儿子那种人的娇骄之气。今年不过22岁的他已经在国家情报总局工作快五年了,目前也积功升任了一名股长,在一众太子党的“走势”当中算是中规中矩。

虽然田星本人平时较为低调,但能吃苦耐劳、工作也较为扎实的他却深受“中央老干部”汤圆的喜爱,其顶头上司、乌江地区警备司令廖逍遥对其观感也很是不错,这就给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也正因为如此,其人低调之下却也仍在整个乌江地区有意无意吸引了一些人的靠拢——大家都是聪明人,特别是这些一无所有却又有着向上爬的野心的小角色们,深知提前押注的重要性。

“股长,已经到冯格庄了。”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回过头来,朝正在喝酒驱寒的田星汇报了句:“村子里那帮鸟货,连个哨兵都没布。这要是敌人杀过来。保管把他们一锅端。”

田星闻言走到一个小土丘上。就着东方微露的晨曦,看到了一个掩映在薄雾中的小村。那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红砖青瓦、围墙菜园,典型的东岸特色。离此最近的一家院子里早起的农妇已经在喂猪了,睡眼惺忪的小孩坐在墙角,有一下没一下地铡着草料,看起来家里还养着牛羊等牲畜,多半就栓在后面菜园子里。

一只大公鸡不知怎地飞到了鸡窝顶上。威武地踱着步子,时不时地停下来仰天高歌,催促还在贪睡的农人们快快起床,新的一天已经到来。鸡窝下几只母鸡带着一群还未完全长大的小鸡在院子里的草地上找食,一只土黄色的大狗趴在地上,无聊地晃着尾巴。

“好一个宁静安逸的小村子。”田星暗暗叹了口气,“这明人还真是随遇而安的秉性。附近的查鲁亚人才刚刚被消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安逸懒散成这个样子了。这村头的一家看起来有老有小的,应该是从东部迁居来的老国民,他们的警惕性都这样了。就别提村子里大部分新来的明国移民了,估计一个个都当这是安乐窝了。”

话说今年年初的时候。乌江地区调集大量民兵,再加上雇佣的少许高乔骑兵,于附近地区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行动,毁灭了一个可能是东岸地区最后一个成规模的查鲁亚人部落。为了这事,蒙虎这厮还在杂志上发表了《最后一个查鲁亚人》的纪念文章,文中的圣母味浓郁得让田星这种新一代东岸人都闻之欲呕。

作为常年在乌江地区走动的情报官员,田星清楚地知道这个名为冯格庄的定居点(位于后世乌拉圭polo solo小村附近)设立没多久——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情——当时移民部往这里送来了七八百名来自山东莱阳县的移民,然后又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了二三十户老国民,然后将其打散混居,便最终形成了这个新定居点。

不过你可别被这个定居点名字里带着的“庄”字给迷惑了,这里虽然确实也像个大村庄,可在乌江地区行署的地图上,这儿可是正儿八经的乡级定居点,名曰“冯格庄乡”。国家开拓总局早些时候已经提前在这里建设好了一些居舍,新移民到来后,西北垦殖银行立刻与他们签订了房屋购买的按揭贷款合同,然后这些明人移民便高高兴兴地住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身怀穿越指南,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因为调戏公主,被女帝打入了天牢,还有三天就要问斩,且看他如何自救,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银蛇郎君
镇北王
镇北王
关宁穿越了,志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坊间传闻,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大康王朝正处于此,盛世动荡,忠臣受迫,乱世将起。推翻盛世,落魄驸马建新朝。
天香瞳
抗日之铁血狂兵
抗日之铁血狂兵
简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特种兵赵志国意外来到抗日战场,凭借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带领部队,屡挫日寇。赵志国率领部队让小鬼子认识到华夏子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浇筑出一座抗战的钢铁长城!
东篱酒吧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帝身上,第一次上朝,御史毛羽健建议裁撤驿递,嗯,不错。可以省钱。晚上,突然想起这裁撤驿递,李自成岂不是要失业?这个扑街御史出的馊主意,王承恩,速去将裁撤驿递的中旨拿回来!!!
骑驴看唱本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