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草制霸录

六十二、提前到来的决赛(五)

接下来的相互攻辩环节,既是二辩极力攻讦对方立论的重要时刻,也是千方百计填补己方主将漏洞的关键节点。第一中学辩手久经考验,自然知道自己的职责,但更明白己方当前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此次比赛论题是“相由心生”,第一中学作为反方,经过商议后把观点定为“相非心生”。他们觉得有孔老夫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名言加持,再找几个相貌丑陋却才能卓著、相貌出众却心肠歹毒的历史人物作为佐证,比如无盐女钟离春、三寸丁曹孟德,再比如观看炮烙取乐的妲己、烽火戏诸侯的褒姒,掀翻淮安府中是分分钟的事情。

对方主将在草拟发言稿的时候也是秉承这个思路,理所当然地认为“相”就是“貌”,就是指容貌体态。所以一上来便着手论述相貌与心性无关,两者无必然联系,认为“相由心生”从而“以貌取人”不过是人们沿袭已久的一个陋习,连孔夫子也未能免俗,比如澹台灭明长得丑陋,可事实证明他的才能和心性都是极好的,足以证明以貌取人是错误的,也证明相貌与心性无关。

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可是谁也没想到淮安府中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撇清了“相”与“貌”之间的关系,瞬间把他们的立论变成站不稳的瘸腿羊。如果不能补充证明“相”既是“貌”,那么接下来的比赛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大家装聋作哑将错就错,咬定“相”就等于“貌”不放松,一条道走到黑;要么二辩、三辩、自由人抛开主将的立论,改弦更张,围绕“相非心生”重新展开论述。

但无论做出哪种选择,第一中学都注定要悲剧!所以第一中学的二辩顾不上指摘傅寿璋立论中有何不妥,而是回过头老老实实围绕“相”与“貌”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力证“相”既是“貌”。

可是这该怎么说呢?

要是两个哲学名词,辨析起来当然有一堆话说。如果是两个活生生的人,也能好好说道说道。可如今两个含义相近、区别甚微的字生生摆在面前,要你板着面孔滔滔不绝地说上三分钟,还真有点强人所难。结果这位二辩啰啰嗦嗦讲了半天车轱辘话,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有些犯迷糊,更何况台下的评委和观众?

就在对方二辩发言的时候,江水源运笔如飞,写了张纸条递给陈荻。

陈荻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可以首先指出‘相’不等于‘貌’。《说文解字》:‘貌,颂仪也。’可见‘貌’是指容貌仪表(‘颂’在古代与‘容’字通假)。而‘相’在《说文》中解释为‘省视也’,引申为所看到的东西,包括容貌仪表,也包括动作举止、气质谈吐等。隋代慧远所著《大乘义章》中有言‘诸法体状,谓之为相’、‘眼色耳声,如是一切处所形相色像等,现名为相也’,足见‘相’包括‘貌’,但‘相’不等于‘貌’!

“接着可以辩驳‘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典故。根据《史记》记载,‘孔子以为材薄’下面有‘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一句,可以着眼于‘受业’‘修行’,指出最初澹台灭明确实‘才薄’,是学习之后才出现巨大改观的;也可以从‘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入手,说孔子在断言‘才薄’的时候只看到澹台灭明容貌丑陋,没有看到他后来的举动,即只观貌,未辨相,有失偏颇,所以才‘失之子羽’。

“最后记得曲终奏雅,再次重申‘相由心生’的论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采阴
采阴
林浩是玄阴宗的外门弟子,参加体质觉醒仪式,竟觉醒了纯阳之体。但宗门却隐藏,不告诉他。等他冲破重重迷雾,得知真相时,一个巨大危机也随即出现……
你是我情人
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
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
东方渊魂穿天衍皇朝的废物太子,一开局便面临着生死危机,父皇身死,弟弟夺位,皇朝混乱………而东方渊却是个没有修炼天赋的修炼废物,根本解决不了目前困境,千钧一发之际,系统来了!只要诞生子嗣,发展皇朝,扩张疆土,得到威望值,便可以不断得到奖励以及修炼资源。于是乎,东方渊彻底觉醒了!若干年后,天衍神朝之主,星海共主东方渊傲然屹立与寰宇星空之巅,淡然谦虚道“我这一生能有如此成就,都是靠我自己足够努力!”…
大贼2
梦中修行,从凡人到至高
梦中修行,从凡人到至高
穿越修仙界,十年求索,寸步难行。好在还有金手指,可以编织梦境。于是苦心布局,终于等到修仙者降临。从此梦中修行!梦中证道!炼假成真,终成无上仙尊。
造梦专家
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
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
沐辰逸穿越后,发现自己竟然只是沐王府一个普通的仆人。别人穿越那都是世家公子哥,即便惨一点,那也是有身份的人。到他这是要啥没啥,只有碎嘴子系统。系统还给了本双修功法!能怎么办?苟起来,要苟的有价值,大腿要抱,最好拿下!就算是跪,也要一路跪到巅峰!……
有话好说
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这是地狱中的魔王们相互撕咬。铁剑和利爪撕裂空气,留下霜冻和火焰的痕迹,血液刚刚飞溅出来,就被高温化作血红色的蒸汽,冲击波在长长的走廊上来来去去,早已没有任何完整的玻璃,连这座建筑物都摇摇欲坠。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