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第1002章 上瘾了

看来崇祯帝有备而来啊!

那些在朝堂上嚷嚷的都不过是被人当刀使的,背后指使的人已然惊觉到崇祯帝的有备而来!

至于弹劾皇帝独断专权,崇祯帝怒极而笑:“尔等食君之禄,却素餐尸位不为君分忧,遇事推三阻四,混吃等死,若非朕果断任内官督军力挽狂澜,我大明朝此时已是覆巢,现在反过来怪罪朕专权独断,宠信奸罔尔等还要点脸面么!”

这话骂的朝堂上百官汗颜不已。

崇祯帝一扫堂下,见百官怂样心中却甚是解气。

朝会继续进行中,听了诸臣各种奏议,崇祯帝一一应对,一时难以抉择的便留余内阁商议后再决定。

最后重头戏终于上场,在朝会接近尾声时,崇祯帝一口气任免十余人,朝堂上立刻噪杂四起。

便是以李邦华为首的阁臣们也坐不住了,啥玩意,阅兵的事都没给打招呼,这人事任免这么重要的事都没吹个风,而且一下十余人!简直太不把内阁放在眼里了!

要知道古时官场人际关系十分复杂,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谁是谁的同乡……任何一个任免决定都关系着一个小团体的利益,绝非小事!

所以朝堂上诸臣立时哗然不已,议论声不绝时有互喷之举。

阁老们的火力则集中瞄准龙椅上的那位。

龙椅上的崇祯帝从容不迫与其唇枪舌剑,一副睥睨天下尽显九五之尊,言语间更是字字诛心,滔滔不绝中将其心中多年怨气尽泄而出:天下是老子的天下,朕为君尔为臣,听令办事则可,能干就干,不能干滚蛋!

这么硬气!

诸臣讶然失色仔细打量龙椅上的那位,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

然则,明朝的朝堂毕竟不是满清的一言堂,言论自由度很大,不服的可以嚷嚷甚至还可以骂,除了不能动手外,指着皇帝鼻子骂的都有!

但崇祯帝也并非孤军作战,刚开始诸臣还以为他不过依仗东厂小太监的底气才这么一反常态可慢慢发现并非如此,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京营总督,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的几个御史,太子东宫,甚至定国公都在明的暗的帮他摇旗呐喊!在加上没上朝的东厂和锦衣卫,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啊!

果然是有备而来,老辣如李邦华,吴甡恍然大悟,原来不知不觉间小太监已拉拢这多人,加上他在jūn_duì里的威望,东厂已经牢不可摧了!谁能想到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茁壮成了参天大树!

恨不早下手!

巍巍皇城中风云变幻,有人平布青云有人跌落尘埃,几家欢喜几家愁。

可皇城之外的北京四九城中的老百姓更关心的天会不会下雨,缓解一下旱情以及瘟疫,对于朝堂中的事他们没有多大兴趣,跟好奇一些街头巷尾的热闹。

比如,去城门口看官兵凯旋而归,打听点八卦好在茶余饭后能吹个牛,胆大的孩童甚至都跑出城外十余里地官兵大营去瞧热闹。

清军入关南下时,朝廷调集近十万大军追击,经过近两个月的围追堵截明军终于将清军击溃,陆续凯旋归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身怀穿越指南,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因为调戏公主,被女帝打入了天牢,还有三天就要问斩,且看他如何自救,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银蛇郎君
镇北王
镇北王
关宁穿越了,志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坊间传闻,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大康王朝正处于此,盛世动荡,忠臣受迫,乱世将起。推翻盛世,落魄驸马建新朝。
天香瞳
抗日之铁血狂兵
抗日之铁血狂兵
简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特种兵赵志国意外来到抗日战场,凭借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带领部队,屡挫日寇。赵志国率领部队让小鬼子认识到华夏子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浇筑出一座抗战的钢铁长城!
东篱酒吧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帝身上,第一次上朝,御史毛羽健建议裁撤驿递,嗯,不错。可以省钱。晚上,突然想起这裁撤驿递,李自成岂不是要失业?这个扑街御史出的馊主意,王承恩,速去将裁撤驿递的中旨拿回来!!!
骑驴看唱本呵呵